論文摘要 

 

上午場  9:40~12:00

主持人:金丹元     點評人:黃玉珊 

發 表 人:王慰慈

論文題目:2000年~2010年台灣女性影像世界中「書寫」與「自拍」

論文摘要:從1992年來台灣開始舉辦女性影展以來,這18年的歷程中,我們看到不同的主題、內容、多元化的關懷,以及不同年齡層、不同生活處境的女性與當代女性思潮的互動關係。台灣紀錄片的女性創作者拜賜數位攝影科技的革新和個人紀錄片的興起,她們以紀錄片展現了表達自己慾望的潛力和影像特質。本論文將以女性拿起攝影機拍攝自己故事的「自拍」風格為主要分析內容,探究女性如何以影像為書寫工具記錄她們的「生命史」?在影片中如何進行女性意識的觀看?如何透過影像書寫達到自我探索和療癒過程?本文將以台灣女性創作的《是我嗎/媽》、《Be Beautiful》、《雲的那端》、《春天-許金玉的故事》四部紀錄片作為研究對象,藉此進一步研究女性影像在文化、社會以及影像美學的建樹與影響。 

人:陳犀禾

論文題目:論臺灣電影的國族想像

論文摘要:自國民黨政權1949年遷台把部分電影工業機構,人員和設備帶到臺灣以來,臺灣電影工業成形已有六十餘載。其間經過六、七十年代的繁榮,八十年代新電影運動的興起,並出現如李行,侯孝賢,楊德昌,李安,蔡明亮等一系列著名導演,其藝術和美學成就早已為世界所承認,並在大陸找到無數知音。然而除了其美學和藝術成就、導演和明星,我們對臺灣電影所建構和傳達的國族想像和身份,也始終懷有一份濃厚的興趣。古人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作為「群」,電影這一大眾文化載體可以說是凝聚了臺灣人的共同價值和情感。作為「觀」,人們也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載體,透視臺灣人的國族想像。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發現:六十年的臺灣電影不但在工業和美學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所傳達的國族想像和認同也發生了深刻的蛻變,並鮮明地折射出社會,政治和歷史所施加於電影這一大眾文化的壓力。本文試圖沿著這一思路,對臺灣電影的國族想像作一個考察。

  人:孫慰川、王欣

論文題目:驅散菲勒斯中心主義的陰霾—論當代臺灣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嬗變

論文摘要:20世紀6070年代,臺灣電影裏的女性形象被菲勒斯中心主義的陰霾所籠罩,她們被矮化、邊緣化和色情化。80年代,大膽反抗男權、走向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登上銀幕。90年代以來,女性形象更趨多元化;在酷兒理論的影響下,女同性戀者的形象被正面書寫。從總體上看,當代臺灣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經歷了一個從被刻意歪曲、到被努力還原、繼而被深度探究的遞嬗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這一過程也是當代臺灣電影與菲勒斯中心主義艱難博弈的過程。 

發 表 人:胡台麗

論文題目: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女性詮釋

論文摘要:胡台麗以女性人類學者的身份長期從事民族誌紀錄片的攝製工作,累積了許多特殊的觀察與體驗。本論文將以「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三部民族誌紀錄片為例,說明導演在攝製民族誌紀錄片時如何展現自身與被攝女性的觀點,以及如何在較整體的兩性互動世界中提出文化詮釋。

  人:劉海波

論文題目:中國當代女性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悖反

論文摘要:現代性概念集群的重要組成之一是人的主體性,而表達女性主體性上海大學 台南藝術大學 臺灣女性影像學會訴求的女性電影,某種意義上都是最典型的「現代性」電影。本文在對當代中國女性電影的若干文本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圍繞對主體性的表達,探討了如下三個命題:女性解放的思考維度在性別內還是性別之外,主動選擇依附男性是否還是一種主體性,以及女性主體性的獲得是通過單性世界的建立還是兩性世界的協商。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討論,表達對女性主義的反思。 

評: 

剛才幾位發表者所宣讀的文章都很精彩和豐富,要在十分鐘內做點評實在是不太容易,這些論文我認為都是獨具創意的論述。對於第一篇王慰慈老師論台灣新世代女性導演的作品,如何透過影像書寫來呈現身體以及體現自身的表白,王老師的論述相當詳細完整,看過影片的觀眾朋友應當就能從影像當中得到佐證。另外一篇陳犀禾老師的關於台灣電影國族想像,我覺得陳老師對於台灣新電影,包括六、七O年代李行導演對於女性角色的呈現,再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以及李安的《色戒》,其中對於女性角色的刻劃,我覺得他提出的某些觀點是我們以前未曾想到的,這部份相當有趣。譬如說,這幾年在臺灣票房及評論上非常成功的電影,相對的在大陸的評價卻不一樣,我覺得這部分很有意思。陳教授透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提出一種思考模式,如影片導演關心的認同和國族問題: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我將到哪裡去?」九十年代迄今,我們同時也在思考,台灣的女性導演透過紀錄片或劇情片所呈現的一個疑問,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台灣女性導演的作品中不管是創作、製片,或是觀摩放映,我們也同時在追問這樣的問題。對於陳老師論文中所提到的國族想像和認同的部份,從六、七O年代李行導演的電影中所要表現的道德倫理,到新電影中台灣本土意識的覺醒,以及二十一世紀後有關兩岸想像和認同的問題,這一部分和其他世代的比較,甚至從第六代或台灣新生代電影的觀點來做比較,都會發現很多地方很有意思。胡台麗這一篇「穿過婆家村」的創作論述和放映,我個人覺得無論從哪一個角度,都可以讓人重新去思考女性導演、女性電影,和女性議題之間的關係,這些電影和男性導演呈現慾望和表達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胡台麗透過女性角度的思考重新讓觀眾看到過去台灣的記憶,重新再發現傳統的文化與民俗。另一方面,這部影片是當時少數在戲院上映的紀錄片,票房非常好,其題材內容也引起許多年輕觀眾對某些風俗和鄉間文化的好奇,這樣的影片內容,特別是剛才影片放映片段中的喪禮,在臺灣北部,「孝女」、「孝男」這樣的習俗對年輕一代來講是非常陌生的,影片中葬禮的部分,台灣最近也有一部《父後七日》也是去探討葬禮的習俗,締造了票房的佳績,引起不少觀眾的共鳴,這樣的風俗在北部都會就比較鮮見,所以也形成這部以民族學誌的手法表現的紀錄片的特色。孫慰川老師有關台灣電影中以男權中心非勒斯主義下的鏡頭語言所突顯的對於女性影像的思考,呈現出九十年代後女性電影中的女性自覺意識,也是一篇舉證非常豐富的論述。最後劉海波老師的一篇,在座的觀眾可能不見得都看過這些影片,他提出的一些觀點很值得探究,從徐靜蕾《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再到《我和爸爸》是兩種不同的兩性關係,前者是從依附的關係來探討,強調女性對男性的依附,後這則反其式,著重的是男對女的依附關係,從故事敘說的方式來看,像這樣的題材的改編,顯然會融入作者的觀點,而在《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中,在詮釋女性觀點的電影和原作的觀點上基本式相同的。《另一個無窮洞》,影片裡全部都是女性,四合院中男性是缺席的,影片中的象徵處理顯示了男性不在場的證明,只是一個軀殼的存在,但這樣的刻劃也許過於浪漫,就像劉老師所言,在現實社會中女性要面對的現實也許會更複雜,我知道的一部外國電影《危險關係》裡面,講一個男性他是存在的,到了一個充滿女性的生活世界裡面,他和每位女性幾乎都發生了關係,也顛覆了這個莊園中的秩序,和前面提到的影片有些類似。劉老師這篇文內也提到魯迅,他舉到西方戲劇作品中的女性為例,如羅拉的出走,「女性出走,其結局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對於這點,我比較有意見,我認為現代女性的出走,結局不會是如此兩極化,而是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魯迅對女性的一些態度,我覺得還滿有意思的。我們討論的內容已跨越了影像的文本,思考女性主義會激盪出甚麼火花,產生怎麼樣的結果,值得我們去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