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場  13:30~15:40

主持人:王慰慈    點評人:胡台麗

 發 表 人:黃玉珊

論文題目:台灣女性電影中的歷史意識與移動經驗

論文摘要:本文擬從九十年代以後,台灣女性電影中的離散經驗為主要內容,並從個人和同年代幾位女性導演的作品出發,探討近代女性電影中的女性身影和遷徙、移動、和離散的經驗,從作品內容、創作思維、影像風格,和影響層面去分析,期望能從創作、電影史、觀眾,和評論的基礎上詮釋;從主流電影工業和獨立製片發展的關係中,梳理出台灣女性電影的特質和在電影史上所展現的意義,並嘗試從美學風格的建立上去探討幾位台灣女性電影作者的語言和呈現,做為階段性的整理和論述。 

人:林少雄

論文題目:特殊歷史的影音書寫:以《跳舞時代》為例

論文摘要:按照黑格爾的觀點,「歷史」的含義有二:一是指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事,二是指對這種事的敍述。我們通常所謂「歷史」,絕大多數情形下指的是後者。自從攝影機出現,人們便找到了「筆」之外的一種重要的對歷史進行書寫與敍述的工具。《跳舞時代》以攝影機為工具,重述了日據時期臺灣人們生活的一個側面,本文通過對影片的分析,試圖證明與既往國族政治、戰爭倫理、主流意識的「歷史敍述」不同的「藝術敍述」的建構,進而提出女性如何由歷史的創造者、親歷者、被書寫者轉變為歷史的書寫者的可能,並對「女性述史」的應然性與實然性進行探討。 

發 表 人:蔡秀女

論文題目:台灣歷史女性紀錄片中女性身份的呈現

論文摘要:台灣女性紀錄片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蓬勃興起,其中以歷史女性為題材的不算多,約可區分為:菁英女性、受難女性,前者如:公視製作之《世紀女性、台灣第一》,後者如《慰安婦》,兩類女性歷史的身份截然不同,但在紀錄片中的女性身份卻有許多共通之處。屬於台灣特殊的被殖民的歷史塑造了女性的共同身份……。 

人:程波

論文題目:身體經驗與策略性想像:臺灣與大陸女性導演同性戀題材電影比較研究

論文摘要:把近年大陸與臺灣地區女性導演的同性戀題材的作品,放到兩岸同性戀題材電影創作傳播的語境中,把兩岸男性導演(異性戀/同性戀)同性戀電影(拉拉/同志)作為背景,對兩岸女導演(異性戀/同性戀)作品(特別是以周美玲,傅天余,李玉,程裕蘇,尹麗川等人的作品)進行比較研究,對其在諸如女性身體經驗的影像傳達、女性對女性同性戀乃至男性同性戀的策略性想像,同性戀亞文化作為電影的先鋒策略和類型策略等方面的聯繫和差異進行討論。 

發 表 人:陳明珠

論文題目:台灣新生代女導演的同志書寫:性別與在地性符號的操演

論文摘要:電影中人文地理常常是影片在地性的標誌符號。語言、地理環境、歷史事件、風俗文化、生活習性等在在顯出影片的在地意涵。本文試圖分析台灣於2000年後新生代劇情片女導演如何將同志故事的鏡頭書寫與台灣特有的在地人文扣聯,特別以周美玲的「性別三部曲」、王毓雅的《飛躍情海》、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以及傅天余的《帶我去遠方》等六部影片作為分析之文本,探討女導演們如何透過鏡頭再現出台灣同志文化中一種在地性論述的操演。為數不少的新生代女導演皆曾以同性戀議題為故事題材拍成劇情長片,除了反映出女導演對多元性別的關注外,更強調在場景中展露出同志的在地性身份,本文期探討性別他者與在地性影像二者之間的呼應與對照意涵,所碰撞出的性別身份與權力的反思。

 表 人:游婷敬

論文題目:誰詮釋誰-受難的女性影像「再現」:以《海燕》、《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為例

論文摘要:史畢華克這位當代後殖民理論家提出的從屬階級能發聲嗎?以及「我們如何搭建一個從屬階級得以發聲的舞台?」讓筆者更深一層的思考,什麼樣的聲音,可以代表處於台灣這個長期被殖民土地下,受難女性的聲音。女性在土地國族被殖民的歷史中,遇見重大的抗爭和革命,男性往往以一種時勢造英雄的姿態壯烈犧牲,但女性呢?女性成為無言的抗議者,說不出聲音,因為歷史已將她們啞巴化。1998年的《海燕》、2002年的《春天許金玉的故事》兩部探討台灣經歷二二八、白色恐怖事件以紀錄為題材,探討經歷政治苦難下的女性身影。在台灣影像的範疇內,就蓬勃發展的紀錄片類型中,發現女性在歷史的傷痕中,女性受難被「再現」了,再現的類型以紀錄片這種含括「真實」元素的媒材,除了再現了女性的受難經驗之餘,也再現了女性剛強的背影,而這個背影有兩個,一個是攝影機前的女性、一個是攝影機後的女性。攝影機前的女導演透過紀錄影像的虛構與再現,觀點的詮釋與再現間,突顯台灣女性在政治動盪間,受難女性的影像歷史。攝影機前的女性:兩部紀錄片皆透過傳記式的影像書寫:突顯在政治迫害中堅強的女性身影與典範的象徵:關於許金玉和蔡瑞月的生命歷程傳記影像。 

本文企圖以平行比較的方式,試圖透過兩部女導演的紀錄影像創作,在觀點的詮釋與再現間;在角色人物脈絡化的分析,不論虛實並進或是浪漫想像,甚或透過「她」的立場說故事,藉由性別立場分明、不以過去為包袱的突破與創新,本文企圖陳述並補上其大歷史中,屬於女性影像歷史的空白一頁。 

點 評:

這六篇文章,一開始黃玉珊的文章提到近二十年台灣的社會,特別是解嚴

以後的台灣社會,以前被束縛的女性角色在不同階段的電影中如何被呈現,並探討近代電影中的女性身影和遷徙離散經驗,有很多不同的內容和再現的形式,尤其是台灣女性從被束縛的角色解脫,到重塑現實中的女性身影,也開啟了對女性議題的不同角度的討論。在蔡秀女監製作品「世紀女性」系列裡的十六位女性,提到台灣過去童養媳的問題,並以殖民歷史中到政府遷台後不同女性身份的呈現,塑造女性的影像。在另一篇論文中,游婷敬也提到台灣的「白色恐怖」,早期女性的命運不是掌控在自己手裡,都是被安排的,不同的角色呈現出不一樣的面向,甚至是無聲的角色,這就是紀錄片重新省視的過程,特別是以影像紀錄來呈現,這個發展的過程是一種共通的現象。無聲到有聲之間,林少雄解讀《跳舞時代》這部片子。這部片很有趣,它非常的活潑,是以音樂的旋律帶動時代的一種精神。台灣的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性?被殖民,甚至可以說是受難。論文特別注意到敘述者的聲音,從中可以了解到時代的脈動,呈現當時文化的面向。也就是說,不同文化接觸之後,新的東西也就會進來。像留聲機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新奇的東西。在這部片裡面,雖然含有日本味道,卻創造出台灣本身的聲音,慢慢形塑台灣的一些特色。就像陳明珠在她的文章中,她也企圖去尋找台灣的在地性符號意義。在歷史脈絡中,不管是好的經驗或壞的經驗,都是這樣慢慢累積起來的,就形塑了台灣的特殊性,可以從不同面向去觀看其豐富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橫跨劇情片和紀錄片領域的周美玲導演。她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女性導演,從紀錄片崛起,之後轉向對同志題材的探討。她忽然間解放,找到了影像的新屬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導演轉折解放的過程。程波和陳明珠文章都觸及同性戀議題,特別是程波先生所說的對照。對照後會發現,台灣和大陸影片的差異在身體呈現的方法,身體是否敢露出。陳波觀察到台灣女導演勇敢的去呈現這塊領域,因為身體的界線就是一種想像。周美玲展現的不只從歷史,也從身體去探討。此外,周美玲使用台灣非常民俗的聲音,例如我們可看到道士在她影片裡聲嘶力竭地呼喊。她的影片也包含非常草根的歌舞秀,甚至電子花車艷光四射。乍看之下是台灣光怪陸離的一種現象,但是她跳脫了侯孝賢那某種非常沉靜的畫面,例如長鏡頭,呈現出台灣特殊的味道和特性。 

  我想問黃玉珊導演,我聽到有些台灣的紀錄片的票房超越了上千萬,我想這種情況在大陸是很少見的,當時的發行是如何,檢查制度又是如何?

   在發行部分,當時票房還不錯的,就是林少雄老師的文章提到的《跳舞時代》,這部片有兩個版本,電視版和電影版,製作資金一部分來自公共電視,另一部分是向企業募款。在電視版中,導演用了非常道地的台語發音,電影版部分有重新錄製旁白的部分,在票房和評價的部分都很高。還有吳乙峰導演的《生命》,他耗費了五年的時間,詳實紀錄九二一地震災區居民的重建過程,長期的追蹤和拍攝,道出許多小人物的故事,非常感動人心,當時的票房大概有三千萬。另一方面,當台灣進入WTO的時候,有些影片只有小成本的資金,譬如「十七歲的天空」只有三百萬的台幣,可是票房卻超越當時的預期,可說小兵立大功。當時外界看台灣,覺得台灣沒有電影產業了,那個時間點剛好是紀錄片和女性電影崛起的時候,我們在講台灣電影工業或台灣電影史,甚至新電影到現在,我覺得從紀錄片、女性電影、獨立製片或是非主流電影,可以看到台灣集體的潛意識,如何從片廠的主流電影發展到後來的獨立製片時代。談到紀錄片的發行通路,比較多是走出版社路線,就是大家知道的遠流和其它出版社,而劇情片的發行,則是以出租店為主,譬如市面上看到的百視達,這是兩種不同的管道。但也有各種發行的出路,例如在誠品書店、錄影帶出租店也都可以看的到。 

檢查制度對紀錄片是比較開放的,在民進黨執政時,他們鼓勵大家拍紀錄片,認為這不需要去檢查,反而讓紀錄片形成一種更自由的方式去呈現,也有些導演和作者就自己獨立製作再發行。當然如果是要上戲院,還是要經過新聞局的審查。還有像是研究生或大學生,自己拍了片也可以上傳到網路,其實可以呈現更多元和不同面向的影片。在台灣拍片,劇情片拍攝完是有分級制度的,早期以身體是否有暴露三點或是意識形態作為考量來做審查,因為當時還未解嚴比較敏感,但是現在想拍什麼題材都可以,比較沒有限制,反而可以有更多面向可去發揮。


下午場  15:50~18:15

主持人:邢勇    點評人:程波 

人:金丹元

論文題目:重識「文革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兼涉對兩種極端「女性意識」的反思

論文摘要:十年文革是許多中國人心底的傷痕記憶,為了對其歷史教訓和痛苦經驗不被遺忘或不為後人所誤讀,我們認為重新認識「文革電影」,特別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或許會對當下的女性意識和女性主義批評具有積極意義。文革電影中出現了對女性形象的扭曲和異化,很顯然政治霸權要比男權更為致命,而現代影像中的「女性形象」又往往表現為被「男性看的客體」,強化了對男性的色情眼光的迎合,則同樣是另一種否定現代女性主體意識的極端。我們認為,藝術不應成為政治的附庸,「女性形象」也應能反映真實的生活和人性;唯其如此,女性的主體意識、人格尊嚴和獨立精神,才會被得以真正的認同,並顯現其現代性價值。 

人:吳小麗

論文題目:新世紀大陸女性電影創作及其女性意識表述

論文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電影一定程度上繼續延宕著90年代中後期女性意識退隱的現實,但在近10年的時間裏,中國女性導演的創作又呈現出一種新的多元狀況,其中,不乏有部分導演女性意識的退守,但新世紀女性導演對於母女關係的表現、父女關係的獨特審視,以及對女性心靈的探索和精神溯源方面都表現了新的女性意識。當前女性創作中「我」的持續存在與影響,已經成為女性電影創作這一世俗神話背後的一股不容忽視的新的力量。

  人:王豔云

論文題目:從中原淑女到海上紅顏——對臺灣電影中國性問題的一次考察

論文摘要:中國性(Chinesenesses)是華語電影最為核心的命題之一,它最大範

疇地涵蓋了一部作品在語言、地理、身份等民族指認上的文化認同。因此對臺灣電影而言,中國性問題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考察線索。具體到當代臺灣電影來說,中國性的表現之一就是對於大陸空間的文化想像。在當代臺灣電影史中,對大陸地域空間的文化想像豐富而多變,其中,從「故國中原」到「現代上海」的變化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折。這種變化由三位當代臺灣電影的代表性人物李行、侯孝賢和李安來完成,並且涵蓋了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當下的近四十年時間,也因此成為考察當代臺灣電影中國性問題的一個重要視角。本文通過對李行的《原鄉人》、《婉君表妹》、《秋決》、《吾土吾民》,侯孝賢的《海上花》和李安的《色•戒》等影片的分析,重點審視他們對大陸空間及其女性形象的文化想像,深究內在原因,細讀具體差異,以圖描繪出當代臺灣電影表達中國性問題的歷史圖景。本文認為,他們借助對大陸空間及其女性形象的想像,表達出對「大中華文化」的尋根意識,形成了共同的積極的文化認同。但是,由於歷史與文化背景的不同,這種趨同化的中國性想像內部又有著鮮明的差異。如果說李行電影的中國性是同質化的、單一的話,那麼,侯孝賢和李安電影中的中國性則是異質化的、多元的。換言之,李行對故國中原及其賢淑女性的刻畫,近乎一次尋根祭祖與身份追憶,而侯孝賢和李安對現代上海及其魅惑紅顏的敍述,則更多呈現一種尋根漫遊和文化再造的意味。 

發 表 人:林惠滿

論文題目:九十年代後獨立製片崛起之現象探討- 以顏蘭權和莊益增的《無米樂》為例。

論文摘要:隨著數位媒體在九十年代普遍盛行後,尤其是電腦科技和DV在台灣隨手可得,女性影像創作者較容易創作影像並參與競賽。以後現代主義理論來探討這個現象是本文的目標;將從環境及個人來解釋整個環境因素,並運用後現代理論家Baudrillard, Featherstone的理論及Barthes的寫作為分析方法來詮釋顏蘭權與莊益增的作品《無米樂》,所有的詮釋希望可以有助理解這個現象,並能前瞻獨立製片的未來。 

發 表 人:李靖惠

論壇題目:【女性家國纪錄片】創作思考與美學形式:以《思念之城》之為例

摘    要: 自從1996年李靖惠導演的外婆外公先後住進安養院,她開始走進老人與女性的生命故事,因而持續創作【女性家國四部曲】。從自己的家人照顧外公外婆的經驗,進而關懷其它的家庭,最後拓展至跨國來台灣照顧老人的外籍看護工。首部曲《家在何方》(1999)主要呈現將老人送進安養院的過程中,家人的不捨與矛盾之情;二部曲《阿嬤的戀歌》(2003)刻劃住在安養院內的許鴛鴦阿嬤,其家族四代女性的愛情婚姻故事;三部曲《思念之城》(2007)以來自上海的小張奶奶為主角,突顯老人住進安養院之後的失落與期待。正在製作四部曲《麵包情人》(Money and Honey)描述老人與外籍看護工的故事。【女性家國四部曲】為華人紀錄片少見長期針對特定空間,不同面向所發展的系列影片,就題材內容與藝術創作形式而言,都具獨創性、時代性與國際性。【女性家國四部曲】創作思考與美學形式: 以《思念之城》之為例,以創作觀念、學理基礎、内容形式及方法技巧等面向,提出個人創作心得報告,並涵蓋筆者身為紀錄片創作者對創作過程與創作結果的思索,期待讀者可以藉此了解筆者的創作歷程、作品美學形式與特色、以及多年來所關注的社會議題與所關懷的族群。 

人:黎小、賈愷

論壇題目:雙重視角下的老年女性形象—有關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

    要:黎小鋒: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由我和賈愷聯合導演,具體分工是我主要負責攝像,她主要負責剪輯,兩個人商量著尋找主題,結構和節奏,因此,我們的作品,是我們兩個人這麼些年來共同思考、共同體驗的結晶,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作品,也是兩種視角交叉、重疊的結果。《我最後的秘密》,講述的是蘇州一條老街上,一主一仆,兩個老人,圍繞著遺產、遺囑,交織著日常生活的瑣碎投影,在相互鬥爭,相互依賴中,所反映出來的人性人情。這個片子裏,90多歲的老太太,孫曉霞老師,最吸引我的地方,一個是,她怎樣通過講述她的過去,富貴的家庭,淒美的愛情,通過佔有記憶,來在出生貧民的保姆面前構建她自己優越而完美的形象;另一方面,是這個節儉一生的老太太,怎樣通過遺囑,形成一種權力,來控制她的金錢,以此來控制她周圍的人,包括保姆阿姨,包括她的遠方侄孫女。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東西漸漸露出它的真相。慳吝與無私,卑賤與高尚,兇惡與善良,世故與天真,就那麼難解難分地糾纏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關於金錢、權力與人性的故事。賈愷:在後期階段,面對大量素材,黎小鋒和我就這種選擇展開了長時間的討論。我特別感到,兩個老人的日常狀態,她們身上的時間印記,其實也是很重要的。討論的結果,我們決定要減輕金錢在故事中的重量,適當消除一些戲劇性,讓它更日常一些。從最後呈現的作品形態來看,我們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了。作為兩個人,一個男性導演和一個女性導演合作的結果,它的容忍、平和、日常,是我們的優點,或許也正是我們的缺點。但就我們自己看來,對這樣的結果還是滿意的。 

發 表 人:周旭薇

論壇題目:《家好月圓》With or Without You 女性、家族和暴力

摘    要:故事從七十好幾往生老母的葬禮說起,最小的么妹連續數夜夢到老母託夢,拒絕下葬在老公的墳旁;守靈夜的晚上,家族齊聚,封塵已久的往事竟在家族裡掀起波濤駭浪……最後帶著小孩一起返家的么妹,開始懷疑和思考如何掌握自己未來的命運?本片創作者的腦海裏經常有一幅畫,畫裡有一個黑色的箱子沉在大海最深最暗的底部,箱子裡裝的是主人的所有秘密;當箱子打開,秘密飛揚的時候,那些熟睡的秘密再也不僅僅是秘密,而是過去生命的總和,這部片子大概就是試著去抓住它們吧透過此片,創作者想探討一、女性在傳統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二、女性和家庭暴力的關係;三、傳統文化和父權社會對現代暴力的迷思;四、台灣女性導演在當前短片創作的空間及處境;五、台灣生活習俗和文化規範下的女性生活經驗。 

評: 

以上各位的發言中,金丹元教授通過對“文革”電影中女性形象的討論,把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扭曲,不僅看作是男性霸權的産物,更重要的是政治霸權的産物,電影中女性的性別特徵、社會角色乃至文化身份的掩蓋或者呈現都是以「爲政治服務」爲前提的,表面的「男女平等」或「女人能頂半邊天」這樣女性意識覺醒的背後,其實是政治霸權,這是歷史地對女性意識進行的反思,對我們很有啓發。

王艷云用一種比較的視野,沿著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氣質(中原淑女/海上紅顔),文化地理空間(故國中原/現代上海)等線索,對台灣電影中李安和侯孝賢所表現出來的中國性進行了探討,文章對仗十分工整,不過並不是爲比較而比較,其中對《海上花》和《色‧戒》明顯有著大陸空間的想象性呈現,《海上花》長鏡頭不切割,體現出由外視者到內視者的轉變,侯孝賢和李安之間的差異,以及李行電影中的中原情節等等,都頗能令人信服。

還有四篇發言,都是結合作品的創作談。其中,林惠滿通過《無米樂》拍攝製作乃至上映的一系列情況,探討了臺灣獨立製片特別是女性獨立記錄片崛起的現象,以及這背後的技術背景、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等等。

李靖惠的《思念之城》,模仿資料片的影像,以黑白影像結合沙動畫方式呈現,展現了老人院這一獨特的空間裏的人和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記錄片有著一種由己及人的真誠和焦慮,又有著一種反觀自身的尖銳和冷靜。

黎小和賈愷《我最後的秘密》,以女性和老年人的雙重視角展現了一對老年女性的生活,影片在對生活的日常狀態的表現及戲劇性衝突的表現上頗有新意,作者並未因爲拍攝物件的生活充滿了戲劇衝突,而忽視了對其日常狀態的呈現,甚至是爲了更好的呈現後者而故意淡化了戲劇衝突,這些處理方式又再次涉及到了紀錄片的本性問題。

最後周旭薇《家好月圓》探討女性、家族和暴力的問題,導演給了我們一個相對較新的題材和角度——家庭暴力,不僅是女性在傳統婚姻下的角色和家庭暴力關係,而且也是女性面臨的父權社會所帶來的現代暴力,這讓個案的「家暴」問題有了普遍性和女性主義的文化意味。

大陸有一位女性紀錄片導演,李紅所拍攝《回到鳳凰橋》,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拍攝了四個到北京打工的姑娘。對於這些來自鄉村的女孩子,做為一個城裡人,有許多想當然的理解。幾乎所有這些理解都在真實面前變得啞口無言,《回到鳳凰橋》實際上是在紀錄一個「啞口無言」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