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了一條電影老街
黃玉珊
台灣影展這幾年蓬勃發展,幾乎是成了棒球、演唱會,和選舉活動之外的全民運動。從春天開始,台片發春當前導,接著是綠色影展、青年創作影展、台北電影節、 民族學誌影展、女性影展、教育影展、國際動畫展、高雄電影節、南方影展 烏山頭影展、金馬影展,還有新聞局和三大藝術大學合辦的電影工作坊、製片工作坊,和電視台及電影製片團體舉辦的影視博覽會、影視創投基金會,以及教育部推 動的校園影像紮根計畫;再加上地方政府或影像博物館舉辦的專題影展,如新竹之春電影節、金甘蔗影展、蔡明亮電影節、歐威電影節等,幾乎一整年我們都沐浴在 影展的嘉年華中。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除了影展,台灣電影工業還有哪些直得書寫的大事呢?
在上述影展中,台灣的金馬獎成了國際電影人和華語交鋒的場所,由「色。戒」領軍的入圍隊伍,將金馬獎頒獎層次提到國際水平的競爭高峰狀態,也相對提高金馬獎轉播的熱點;同樣的,台北電影節和南方影展所頒發的獎項,似乎也成了影片後續曝光的著力點和進軍國際影壇的介面。
電影工業方面,作者電影漸漸有被類型電影凌駕之勢。金馬獎所選出的幾部作品和先前的票房成績來看,本土影星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後勁行情看俏:如王力宏、周杰倫、金城武、楊丞琳、桂綸鎂、張鈞甯的演出都為影片加分不少,同時觀眾也需要演員的魅力號召,影星的知名度也為得獎或提名的影片製造宣傳話題,顯 示出台灣演員在未來的跨國合作影片和本國市場有一定的賣點,未來期望他們能在題材、導演、製作水準之外,成為振興國片、刺激票房的保證。
去年本國電影的票房有「色。戒」、「練習曲」「遙遠的距離」,和「刺青」幾部電影的帶動,相信是超越前幾年票房保持的紀錄,這也是值得電影人開香檳 祝賀的地方。但是,在華麗風光的嘉年華後面,是否也有人注意到,曾經是台灣電影龍頭的中影,其具有古蹟身份般的影城,因為黨產轉移的問題始終不見得落實, 聽說中影文化城的一條老街,因為乏人照顧,已經悄悄倒蹋了!曾經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影城,就這樣無聲無息灰飛煙滅了嗎?
如果未來台灣的電影可以如同表面上所看到的,兩岸合資、跨國製作的火焰繼續燃燒下去,台灣電影將慶幸它將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只不過,除了跨國合 作、兩岸合拍是一條生路之外,台灣的獨立製片背後辛苦又有多少人了解?台灣電影創作的基地在哪裡?未來獨立製片的發行都要靠導演擺地攤、沿門推銷嗎?還是 要靠影展打知名度?靠網站部落格傳達新片訊息?缺乏電視報紙廣告的宣傳效益,僅僅靠影展推出強打、畢竟也只是部分影片的機遇,包裝明星或許有些成效, 但是我們的電影生產基地在哪裡?傳統片廠的老街就這樣任其逐漸凋零嗎?電影人揹債完成的影片,除了靠電子郵件、部落格來宣傳之外,少數副刊、雜誌能讓出篇 幅刊登評論文章,已是難能可貴,至於中影片廠垮了一條老街,誰來關心?誰又在乎?反正實體倒蹋,還有虛擬特效、動畫遊戲可以期待,電影人成為社會新漂流 人、跑江湖新鮮人,電影有很多玩法,創意如何行銷,只要能上國際舞台、上影劇版面,電影探討的主題為何,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呢?只要台灣電影繼續有星光大 道、有紅地毯讓媒體轉播,誰又在乎台灣電影有沒有片廠呢?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