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藝學派紀錄片之崛起與表現特色
一、前言
紀錄片的創作、研究和展演,近幾年在台灣發展的十分蓬勃和熱烈。這和台灣這段時期媒體文化環境的變遷,社會意識的覺醒,影像創作的日趨平民化,數位內容產業的崛起,有相當大的關係。
一九九五年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的成立,公共電視紀錄片發表管道的增加,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舉辦,對國內紀錄片的發展都有推波助瀾的效果。這些年來我們也看到南部一些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在取材內容觸及各行各業,探討不同的階層、年齡、性別、族群的問題:如失業者、青少年、原住民、單親家庭、同志、農民、勞工等,他們對身份的認同和尋找、家族記憶歷史的重建、面臨的經濟壓力,和勞資衝突之揭露,這些生活題材的開發,非主流觀點的角度,較之十幾年前的紀錄片拍攝,在創作路線上有很大的開展,愈來愈多元化,也多了一些實驗的空間。
近幾年來,雖然台灣電影工業持續不景氣,但是紀錄片的創作卻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產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此種變化持續到1999年九二一地震,隨著震災後的重建工作,許多文化工作者包括紀錄片工作者一批批下鄉探察,以實踐代替口號,攜帶物資人力深入中部災區關心,並做進一歨的田野調查、蹲點拍攝。由此自發性的上山下海行動,拍攝屬於土地、原住民、人類學、歷史溯源,和女性議題的題材,於是本國的影像製作,由藝術性的、文化性的、個人風格的影像轉到更多民眾可以參與創作、欣賞,並分享經驗的一片錦繡園地。
回顧南藝自創校以來所產生的紀錄片,雖然在拍攝題材、表現手法而言,不能說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但是總體而言,南藝的紀錄片在這些年來,不論是就質或量而言,都有它一定的位置和份量,而這股力量和創作潮流,至今仍在發展中,而其影響也仍在擴散中。
本文嘗試從南藝紀錄片初期的騷動和萌芽,到近期的深耕發展,以及一些在國內外影展及表現上嶄露頭角的新生代作品切入,論述南藝學派的產生和形式演變,紀錄片中「真實」、「再現」、「反寫實」的爭議,以及詮釋權及拍攝倫理的界定問題,再到「日記電影」和「私電影」的形式之誕生,來看南藝紀錄片多元化的風格表現,及其因為教學或評論所形成的限制或盲點,重新詮釋南藝紀錄片的風格,以及未來的發展。南藝紀錄片如何從南方土地人文的觀點再出發?或是從歷史文獻中另闢途徑?而針對所謂的「南藝學派」,南藝的紀錄片生產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空間?南藝紀錄片所發展出來的表現形式和敘事觀點,是否影響其他的紀錄片工作者,這都是本文所想要探討的重點和面向。期望在更進一歨瞭解南藝紀錄片的內容和面貌後,進而釐清現在社會對於紀錄片在製作和推行方面的認識。
二、奠基時期
1996年南藝紀錄所開辦時,筆者有幸到南藝來教課,所擔任之課程歷年來包括「紀錄片製作一年級」、「紀錄片製作二年級」、「畢業製作」、「紀錄片歷史與美學」等。這段期間,和南藝紀錄所的師生數年來的相處,看了不少烏山頭影展的精采作品,有關紀 錄片歷史與美學的課程持續到2002年告一段落。但對於紀錄所同學生之影片製作,仍陸續參與協同指導,並樂於以個人的經驗和看法提供意見參考。
在南藝早期生產的紀錄片,因為體制尚未建立,紀錄片的製作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所以創作者多是抱著一種試驗的精神在摸索。早期的學生作品中有以南方社群為題材,如「大崎故事」、「農村、宗教、陣頭」;有以原住民文化為題材者,如「原本是番仔田」、「無言的牽曲」;有以紀錄年輕族群生活為題材者,如「畢業紀念冊」、「瑞明樂隊」;有以女性生命為題材者,如「金桃阿嬤」、「她們就這樣過一生」、「一葉蘭」、「家在何方」;有以農漁民生活為題材者,如「森林日記」、「黑仔」、「添仔的海」、「一家人」;也有表現生命關懷題材者,如「草山分班」、「公平與正義」、「打火兄弟」、「冠軍之後」、「封凍的記憶」、「看見鹽分地帶」、「我在看天花板的日子」;也有在「紀錄」、「真實」與「再現」上做形式探索表現者,如「在山上下不來」、「腐爛之必要」、「預知死亡紀事」、「紀錄與真實」;也有以公共論述為議題引起大眾討論者,如「搶救日茂行」、「華山藝術夢」;也有以性別議題見長打破成規的作品,如「夢」、「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等。這些作品為南藝初期紀錄片題材的選擇和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1999年隨著九二一地震的發生,不少文化工作以及紀錄片工作者的重心往中南部地區移動,南藝在此波行動中也沒缺席,不少同學和老師深入山區,紀錄流離失所的家園,也紀錄那些災難後急待心靈和家園重建,而夾在法令和現實的掙扎間需要被幫助的民眾。這段時期以遷村、重建、家園為題材的作品頗為顯著,也記錄了歷史瞬間重要事件發展的過程,如「家園」、「暨大風雲」、「杵變不驚」、「森林之夢」、「Meya」、「梅子巷43號」等。
2001年後筆者發現更多的學生趨向於自己周圍的生活和家人的題材發掘,並將之呈現在自傳式的影片形式中。如「日南」、「橫圳頂41號」、「機遇之旅—記紅性斑狼瘡」、「家在何方」、「雜菜記」、「搬家」、「月仔」、「阿母」、「女兒巢」、「二十五歲國小二年級」、「再會吧!1999」等,都是其中佳作,而此一創作路線,也是南藝紀錄片無論在選材或表現風格上最具特色的一環。
此時,以作者自己家族歷史的題材逐漸發展成為主要製作路線,如「廚房」、「家在遠方」、「阿嬤的歌謠」、「沒有四季」等;以家族記憶為主的題材往往和家庭親人或自傳式的影像紀錄脫不了關係;而在家族儀式般的情感紀錄之外,有關於女性的題材和角色刻劃,在近期的南藝作品中更佔了相當重要的部份:如「回聲」、「一葉蘭」、「黃林連招」等;在女性的角色刻劃之外外,還有觸及到性別議題的作品,或是探討到性偏好及私領域等禁忌題材的作品,如「幸福的滋味」、「願望」等,都是觸及人性心理及精神層面探討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