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熱血電影青年的成年禮

  

在電影《夜夜》中飾演一個在古都漫遊的神秘女子,從賣座國片《雙瞳》嶄露頭角的林涵、和在《單車上路》中有優質演出的耀眼新星李國毅,兩人昨(8/13)日在電影的北部首映會暨電影成年禮儀式中,分別戴著由台南天后宮提供專程北送的頭冠,在知名導演黃玉珊的引導下,鑽過八角桌完成「做十六歲」、「轉大人」的儀式,象徵長大成人,今後要擔負起熱血電影青年的責任。《夜夜》的編導顧問李祐寧,新聞局電影處副處長田又安、和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李天礢,出席了這場在金車文藝中心舉行別開生面的活動,大家都盛讚電影劇情融入成年禮和戴精緻頭冠的巧思。

 
《夜夜》是行政院新聞局和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合辦的南方電影工作坊電影人才培訓班,以獨立製片方式完成的首部劇情片。由知名電影人包括黃玉珊、李祐寧、蘇照彬、陳齡慧、林育賢、劉芸后等擔任培訓班課程指導,工作坊成員構思劇本,並由黃玉珊執導。電影呈現了不同世代的感情觀,以及細膩描寫古都台南的城市人文美景。《夜夜》由新世代亮麗演員林涵 (「雙瞳」、「夏天的尾巴」)、耀眼新星李國毅(「單車上路」、「蜂蜜幸運草」、「比賽開始」)、以及泰雅族原住民演員安代梅芳(「插天山之歌」)擔綱演出。

新聞局電影處副處長田又安表示,本次人才培訓計畫,特別參考專家意見,讓學員實際跟隨參與影片計畫的拍攝過程,以幫助他們技術與經驗的成長。她並特別感謝黃玉珊老師在有限資源下,不辭辛勞的帶領學員們完成本片的拍攝。由於《夜夜》的成功,田副處長還預告,明年新聞局振興電影產業旗鑑計畫,會讓更多的電影新進學員實際跟隨業界知名導演們,拍攝更多作品,以達到培植台灣電影人才的目的,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協辦本片推廣的國家電影資料館李天礢館長表示,《夜夜》的完成與此次人才培訓計畫的成功,也正是學員們投入電影的好時機,因為海峽兩岸電影未來交流會更開放,末來不論在資金的投入及創作各方面皆前景看好。另一位南方電影工作坊計畫的編導顧問李祐寧表示,他樂見新聞局振興電影產業旗鑑計畫,能培養更多的電影新進人才,拍攝更多作品。

 

 

在台南耕耘電影教學多年的導演黃玉珊表示,此次拍片的計劃接近青年片廠的製作模式,資深導演扮演的是褓姆的提攜角色,有鑒於早期電影資源集中於北台灣,此次成立南方電影工作坊,目的是成為從獨立製片到電影工業的推手,使中南部對電影有熱忱的人,較有機會參與製作,並由專業電影人員帶領他們共同投入製片;因此構想出讓南台灣的學員獨立完成一部影片的計畫,數位拍攝完成的《夜夜》便是本次的心血結晶。而在台南誕生的《夜夜》,依照台南特有傳統習俗--「成年禮」,在青少年十六歲時農曆七月初七時,在七娘媽廟,穿著傳統服飾參拜與鑽轉樓台,以承續家庭生活,即進入社會體系的責任交付。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夜夜》台北特映會


        
引領您走進南部城市美景,尋找「改變」的勇氣。
  

由行政院新聞局和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合辦的南方電影工作坊電影人才培訓班,以獨立製片方式完成的首部劇情片『夜夜』。由知名電影人包括黃玉珊、李祐寧、蘇照彬、陳齡慧、林育賢、劉芸后等,擔任課程指導,並由工作坊成員構思劇本,黃玉珊執導,在不同世代的觀點下,完成了這部以古都台南為主的城市美景電影。新世代優質演員林涵 (「雙瞳」、「夏天的尾巴」)、安代梅芳(「插天山之歌」)、耀眼新星李國毅(「單車上路」、「蜂蜜幸運草」),和不少劇場演員,在影片中都有亮眼的演出。主辦單位盛情邀請關心台灣電影的觀眾朋友欣賞本片,放映後並將邀請導演、編劇、演員和觀眾會談電影製作的實踐之路。

緊急通知!

因受颱風影響;「夜夜」8/7台北首映會順延至8/13舉行,原時間、地點不變。


詳細更新資訊如下:

1.【北部首映會】

時間:2009/08/13﹝四﹞ PM 06:30~09:00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女性影像在台灣

-----台灣女性影像創作中的歷史意識

                                                                                                                  黃玉珊

 

女性影片創作與展演在這些年隨著女性影展和紀錄片影展的舉行,社會風氣的開展,已經形成一股旺盛的奔流,在都會及地方越來越顯示其特殊之地位。這些年來的本國女性電影在創作質量上,顯示出相當快速驚人之成長,其成果令人驚訝和鼓舞。許多女性影像工作者秉持著感覺、韌性、誠實、毅力、理想追求,長期在自己相關的經驗、關切的女性議題、歷史社會的題材領域耕耘,角色從企劃、編導、評論到製作,身兼數職,獨立或集體奮戰,抱著鍥而不捨的精神,甚至要通過情感、家庭、責任、性傾向、經濟、病變種種嚴格的考驗,用很少的製作費,有限的人力,終於創作出傲人的成績。近幾年來,女性影像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逐漸跳脫出家庭電影、日記電影的企圖和格局,嘗試融入史詩的氣勢和視野,來自內心深處的吶喊和追求、反省和觀照,反映出人們真實的心聲;女性影像工作者同時關心社會巨變中的創傷和傷痕的彌補;她們往往能從自身經驗出發,引導觀眾走入更廣闊的創作天地。近來影展推出的年輕一代女性導演所拍的影片,亦透露了多元化影像創作和行銷的可能,其作品在題材選擇和語彙的表達上,也都達到了令人興奮的純熟度和開創性,種種現象,都值得進一步觀察和期待。

 

今年是女性影展在台灣的第十年,在盛大的影展活動之外,回顧這十年,台灣的女性影展做出了哪些事情?挖掘了哪些導演?培養了哪些製片?磨練了多少策展人?對社會做了哪些具體貢獻?筆者以女性影展十年,做為階段性的回顧,就其近十年來在台灣的發展做出分析和報告。

就影展本身達到的功能和影響,筆者分成幾部分來談:

 

1)屬於民間自發性的影展,國際影片的觀摩,刺激了本國女性影片創作和行銷的思考

從第一屆開始「我們選擇了一些國外女性電影的代表作,除了企圖對女性影像史作一個概略的引介與回顧之外,也意在強調由女導演所拍攝的具有女性自覺觀點的作品。以女性觀點來顯微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時代背景下,女人所共同面對的第二性處境,將女性的地位放在一個歷史的脈絡下來檢視」(註1)。第一屆國外影片的邀請觀摩放映包括:女性和運動、女性和工作、女性和移民、女性和媒體、女性和情慾,樹立了多元議題的可能性。

 

在引進國外相關議題的影片,以及放映後的導讀和評論,相當程度的對刺激本國影片的創作和思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和作用。而從Women Make Movies 導引出來的Women Make Waves(女性影像,興風作浪)影展,竟然成為影展的英文正式名稱,也顯示出其前瞻性與議題性。其後女性影展所邀請觀摩及參展之「女性影像,興風作浪」的作品,從兩性平權、性別差異、性偏好、婦

女運動、身體和情慾自主、家庭中的女性角色、母親和子女關係、歷史身份的認同、媒體中的女性形象、同志與愛滋、女性與醫療、記憶與傷痕,可說是兼具多元包容及深度探討的特質。而在創作上,劇情、記錄、動畫、實驗等類型的鼓勵和開放, 更為拓展女性藝術家的潛力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逃亡與安居:黃玉珊電影《插天山之歌》的省思

 

                                                                                       賴賢宗

 

 

電影《插天山之歌》以沉船始,以新生兒的誕生終,正如李喬先生所說,全片的主題是「逃亡」。電影《插天山之歌》所說的「逃亡」不只是生命流離與恐懼的意義之下的「逃亡」,而更重要的是「逃亡」之中的愛情與所領略的真實生活,暗喻了台灣土地的特質以及她的新生之路。

  

 

如何突破漂流無根的狀態 

 

 

這部電影改編自鍾肇政先生同名小說《插天山之歌》,是「台灣人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呈現台灣人被殖民的悲哀以及奮鬥再生的希望。在這樣悲哀與奮發的場域之中,《插天山之歌》表達的意義包含了下述的三個層次: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書寫、影像、再現            

                                                                        

 文:黃玉珊                                                                                        

 

去年看了近年來出品的國片,發現一個現象,大部分作品多是出自導演本身的經驗,或聽來的故事,或是和歷史情境相關的題材其中有關記憶、書寫(包括打字上網)的作品成分也佔了不少篇幅,這種趨勢和台灣影視環境的特色及變化不無關係。這一方面是文化上的自覺,一方面是全球在地化的實踐;台北之於台灣等於是全球化之下大都會的縮影,所以在一些刻劃青春成長,或是城鄉價值差異的影片主題,透過影像媒介的塑造,ㄧ群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奮力向上成功的過程,特別可以獲得觀眾的共鳴和認同。

 

台灣電影自從1980年代末期「悲情城市」得到國際肯定之後,就被定位成比較屬於藝術範疇的影片生產地區。二OOㄧ年,ㄧ份加拿大的電影藝術雜誌如是說,台灣是全世界生產藝術電影地區的第三名。在這段期間,新聞局輔導金獎勵的影片,也是以人文、藝術、性別議題為探討表現重點的居多。侯孝賢的「悲情三部曲」,或王童的「台灣三部曲」,以及萬仁、吳念真所拍攝的關於台灣歷史和家族自傳式題材的作品和挖掘,也一直是台灣電影的表現重點和特色。在電影中探討台灣人的歷史位置,自身認同的問題,ㄧ直是台灣電影的精神要素。          

 

這條線索可以上溯自黃建業對台灣新電影時期所觀察的主題:「成長」和「社會變遷」。到了解嚴以後的九十年代,筆者認為是轉向更深遠的歷史情境和身分認同的探討,以及是用何種方式、何種角度來切入內容的再現。

 

因此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影在進入WTO的衝擊以及影音數位化的轉型之後, 面對新興媒體的興起,紀錄片的蔚成風氣、跨國資本的形成、性別議題的白熱化(女性題材、同志題材的拍攝)以及獨立製片的發展,劇情片又從多重價值的論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線。

 

本文擬從台灣電影前幾年的低迷氣氛中到去年年底的「國片復興年」引起的熱潮出發,從劇本(題材)的編寫談起,來看台灣電影在這方面的思考方向和形成軌跡,  並以這五年來的觀察做為敘述主體。首先以台灣進入WTO 這年做為楔子。 OO三年台灣備受注目的一部電影是七年級導演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此片捧紅了楊祐寧,接下來是哥倫比亞亞洲投資的「雙瞳」,為國片走向跨國合作  繼「臥虎藏龍」之後再創票房和口碑佳績,前者是以小博大;後者是跨國資金和人才的充分運用,但兩種發展模式之前都已有脈絡可尋。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藝學派紀錄片之崛起與表現特色

 一前言  

紀錄片的創作、研究和展演,近幾年在台灣發展的十分蓬勃和熱烈。這和台灣這段時期媒體文化環境的變遷,社會意識的覺醒,影像創作的日趨平民化,數位內容產業的崛起,有相當大的關係。 

一九九五年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的成立,公共電視紀錄片發表管道的增加,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舉辦,對國內紀錄片的發展都有推波助瀾的效果。這些年來我們也看到南部一些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在取材內容觸及各行各業,探討不同的階層、年齡、性別、族群的問題:如失業者、青少年、原住民、單親家庭、同志、農民、勞工等,他們對身份的認同和尋找、家族記憶歷史的重建、面臨的經濟壓力,和勞資衝突之揭露,這些生活題材的開發,非主流觀點的角度,較之十幾年前的紀錄片拍攝,在創作路線上有很大的開展,愈來愈多元化,也多了一些實驗的空間。  

近幾年來,雖然台灣電影工業持續不景氣,但是紀錄片的創作卻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產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此種變化持續到1999年九二一地震,隨著震災後的重建工作,許多文化工作者包括紀錄片工作者一批批下鄉探察,以實踐代替口號,攜帶物資人力深入中部災區關心,並做進一歨的田野調查、蹲點拍攝。由此自發性的上山下海行動,拍攝屬於土地、原住民、人類學、歷史溯源,和女性議題的題材,於是本國的影像製作,由藝術性的、文化性的、個人風格的影像轉到更多民眾可以參與創作、欣賞,並分享經驗的一片錦繡園地。 

回顧南藝自創校以來所產生的紀錄片,雖然在拍攝題材、表現手法而言,不能說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但是總體而言,南藝的紀錄片在這些年來,不論是就質或量而言,都有它一定的位置和份量,而這股力量和創作潮流,至今仍在發展中,而其影響也仍在擴散中。  

本文嘗試從南藝紀錄片初期的騷動和萌芽,到近期的深耕發展,以及一些在國內外影展及表現上嶄露頭角的新生代作品切入,論述南藝學派的產生和形式演變,紀錄片中「真實」、「再現」、「反寫實」的爭議,以及詮釋權及拍攝倫理的界定問題,再到「日記電影」和「私電影」的形式之誕生,來看南藝紀錄片多元化的風格表現,及其因為教學或評論所形成的限制或盲點,重新詮釋南藝紀錄片的風格,以及未來的發展。南藝紀錄片如何從南方土地人文的觀點再出發?或是從歷史文獻中另闢途徑?而針對所謂的「南藝學派」,南藝的紀錄片生產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空間?南藝紀錄片所發展出來的表現形式和敘事觀點,是否影響其他的紀錄片工作者,這都是本文所想要探討的重點和面向。期望在更進一歨瞭解南藝紀錄片的內容和面貌後,進而釐清現在社會對於紀錄片在製作和推行方面的認識。 

二、奠基時期 

 1996年南藝紀錄所開辦時,筆者有幸到南藝來教課,所擔任之課程歷年來包括「紀錄片製作一年級」、「紀錄片製作二年級」、「畢業製作」、「紀錄片歷史與美學」等。這段期間,和南藝紀錄所的師生數年來的相處,看了不少烏山頭影展的精采作品,有關紀 錄片歷史與美學的課程持續到2002年告一段落。但對於紀錄所同學生之影片製作,仍陸續參與協同指導,並樂於以個人的經驗和看法提供意見參考。  

在南藝早期生產的紀錄片,因為體制尚未建立,紀錄片的製作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所以創作者多是抱著一種試驗的精神在摸索。早期的學生作品中有以南方社群為題材,如「大崎故事」、「農村、宗教、陣頭」;有以原住民文化為題材者,如「原本是番仔田」、「無言的牽曲」;有以紀錄年輕族群生活為題材者,如「畢業紀念冊」、「瑞明樂隊」;有以女性生命為題材者,如「金桃阿嬤」、「她們就這樣過一生」、「一葉蘭」、「家在何方」;有以農漁民生活為題材者,如「森林日記」、「黑仔」、「添仔的海」、「一家人」;也有表現生命關懷題材者,如「草山分班」、「公平與正義」、「打火兄弟」、「冠軍之後」、「封凍的記憶」、「看見鹽分地帶」、「我在看天花板的日子」;也有在「紀錄」、「真實」與「再現」上做形式探索表現者,如「在山上下不來」、「腐爛之必要」、「預知死亡紀事」、「紀錄與真實」;也有以公共論述為議題引起大眾討論者,如「搶救日茂行」、「華山藝術夢」;也有以性別議題見長打破成規的作品,如「夢」、「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等。這些作品為南藝初期紀錄片題材的選擇和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1999年隨著九二一地震的發生,不少文化工作以及紀錄片工作者的重心往中南部地區移動,南藝在此波行動中也沒缺席,不少同學和老師深入山區,紀錄流離失所的家園,也紀錄那些災難後急待心靈和家園重建,而夾在法令和現實的掙扎間需要被幫助的民眾。這段時期以遷村、重建、家園為題材的作品頗為顯著,也記錄了歷史瞬間重要事件發展的過程,如「家園」、「暨大風雲」、「杵變不驚」、「森林之夢」、「Meya」、「梅子巷43號」等。  

2001年後筆者發現更多的學生趨向於自己周圍的生活和家人的題材發掘,並將之呈現在自傳式的影片形式中。如「日南」、「橫圳頂41號」、「機遇之旅—記紅性斑狼瘡」、「家在何方」、「雜菜記」、「搬家」、「月仔」、「阿母」、「女兒巢」、「二十五歲國小二年級」、「再會吧!1999」等,都是其中佳作,而此一創作路線,也是南藝紀錄片無論在選材或表現風格上最具特色的一環。 

此時,以作者自己家族歷史的題材逐漸發展成為主要製作路線,如「廚房」、「家在遠方」、「阿嬤的歌謠」、「沒有四季」等;以家族記憶為主的題材往往和家庭親人或自傳式的影像紀錄脫不了關係;而在家族儀式般的情感紀錄之外,有關於女性的題材和角色刻劃,在近期的南藝作品中更佔了相當重要的部份:如「回聲」、「一葉蘭」、「黃林連招」等;在女性的角色刻劃之外外,還有觸及到性別議題的作品,或是探討到性偏好及私領域等禁忌題材的作品,如「幸福的滋味」、「願望」等,都是觸及人性心理及精神層面探討的優秀作品。 

bw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